近年来,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在首发经济领域持续发力,积极引进知名品牌首店及新产品,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注入了强劲动力。业内人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巨大的消费潜力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当地发展首发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展望未来,首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望助力大湾区更快更好地实现消费能级的全面提升。
首店扮靓消费市场,激发消费活力
首店经济的繁荣,被视为城市消费活力的晴雨表。春节假期期间,记者在深圳实地调研了多家新开业的首店。2月3日,永辉超市卓悦汇购物中心店内人头攒动,顾客络绎不绝。这家广东首家学习胖东来经营模式的永辉超市,于2024年11月初调改完毕重新开业,迅速成为市民消费的新热点。
“这里的熟食区和胖东来自有商品都非常不错,假期这几天我已经来了3次了。”家住超市附近的代女士表示,自己过去一直在网上被“胖东来”的名气所吸引,现在家门口有了首家学习“胖东来”的店,周围的朋友都纷纷前来消费“打卡”,这里已成为附近的超市“顶流”。
记者探访发现,该超市在布局上进行了全新设计,增设了顾客休息区和宠物休息安置区,为市民提供多种免费便民服务。在特色商品方面,超市“含胖量”十足,引入了几十种胖东来自有爆款商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市民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是诸多首店吸引顾客的“不二法宝”。在深圳福田区星河COCO Park的好利来华南首店,前来购买商品的市民络绎不绝。店内,消费者们一边端着餐盘选购商品,一边在这里拍照打卡,享受着购物带来的乐趣。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店自2024年12月下旬开业以来,一直人气火爆。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许多顾客特地从深圳其他区赶来购买产品,除了半熟芝士系列网红爆品外,鲜花饼、蛋黄酥以及带有新春元素的蛋糕也十分受欢迎。
近年来,广东首发经济多点开花,持续火热。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深圳累计新开首店超1000家。其中,去年前三季度,深圳新开首店达到336家,同比增长26%,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不止一家首店在深圳开门迎客。广州也在积极推动首发经济发展,2024年11月在国际时尚产业大会上推出了首发经济发展共同体、“首发广州”IP和《广州首发空间指南》,为时尚产业、品牌、设计师提供首发地选择。
从知名度和业态分布来看,广东去年新开的首店不乏国际品牌,业态涵盖了餐饮、零售、娱乐、文旅等多个行业。其中,美国仓储式会员制超市巨头开市客华南首家门店在去年年初开业,开业当天会员开卡数量超14万。此外,全球知名旅游度假连锁品牌地中海俱乐部项目(Club Med)也首次进驻深圳。
真金白银促首发,政策助力显成效
首发经济,即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的链式发展全过程。
除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首店,首发经济也在其他领域竞相绽放。在第136届广交会和第二十六届高交会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发布数量屡创新高。
为促进首发经济发展,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纷纷出台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培育首店、首发项目。广州出台了《广州市鼓励发展首店首发经济的若干措施》,对成功引进品牌首店的相关机构给予奖励,对签订入驻协议的国内外品牌企业给予相应支持,对新品发布等活动主办方也给予资金支持。
深圳市商务局也发布了《深圳市关于促进商贸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大型连锁企业新开直营门店给予奖励,支持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在深圳开设首店、首发全球新品。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城市品质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张振鹏表示,首发经济在激发消费活力、带动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全球超大城市都在积极推进首发经济的原因。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研究员揭昊建议,广东应建立长效机制与标准体系,引进品牌“质”与“量”并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体验型消费品牌,促进零售、餐饮、文化、教育、亲子等业态跨界融合。同时,要统筹品牌引育,处理好单店首发与整体消费场景创新的关系,实现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的最优耦合。
针对首发经济当前存在的“短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政策应鼓励企业探索多元化业态,特别是在文旅、健康、教育等领域推出更多首发产品与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