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货币政策蓄势待发,打出支持实体经济“组合拳

    发布时间: 2025-03-19 17:46首页:主页 > 公司 > 阅读()来源:未知

    近期,货币政策的积极表态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多位专家指出,当前货币政策仍有充足空间,后续将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在总量、结构、利率等方面合理平衡、协调发力,形成政策“组合拳”效应,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保留政策空间,灵活应对挑战

    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日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这意味着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行空间。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此解读称,央行认为存款准备金率有下调余地,显示出央行有能力、有意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对于降准的时点,央行强调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而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确保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择机”一词凸显了央行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审慎评估态度,注重保留政策空间以应对未来可能的不确定性。

    专家表示,降准需灵活掌握时机,以发挥最大政策效能。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内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货币政策有必要保持合理空间,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施策,把政策资源用在刀刃上。

    精准滴灌,助力重点领域发展

    除了总量工具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将发挥更大效应。央行此前已明确表示,将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在消费方面,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已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且更加注重消费。央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透露,将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消费重点领域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预测,相关部门或将出台对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性政策,如创设支持提振消费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给予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消费信贷的实际利率和费率。

    此外,稳住股市对提振消费具有重要作用。近期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央行此前创设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对促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这两项工具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用好这些工具,加快推动保险公司参与互换便利操作,提升两项工具使用的便利性。

    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助力实体经济

    从利率角度看,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也是货币政策发力的一大方向。央行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企业新发放贷款和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均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专家指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需综合施策。结构性降息同样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支持银行在保持净息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例如,去年央行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至1.75%,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低成本资金,有效推动了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

    潘功胜也透露,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或适时下调,进而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持续下行。此外,王青还表示,今年不排除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的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这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