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舞台和全国两会上的大放异彩,其产业生态正持续繁荣。市场与资本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日益深入,产业链关键环节已成为上市公司争相布局的领域,其中传感器作为人形机器人不可或缺的部件,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近期,3D视觉感知领域尤为活跃,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布局,以期在这一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
光学龙头公司水晶光电近日以3.235亿元现金收购广东埃科思95.6%股权,正式切入3D视觉业务。广东埃科思主要从事3D视觉感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应用领域广泛,涵盖金融支付、智能家居、机器人、安防等多个行业。此次收购对于水晶光电而言,不仅有助于其AR/VR业务板块的快速发展,更在AR/VR空间感知领域构建了竞争优势。
水晶光电的这一举措并非孤例。光学镜头公司联创电子早已成立视觉感知团队,其3D视觉相关的镜头、影像模组、系统已应用于多个领域。此外,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也宣布以11.19亿元估值全资收购微纳光学企业驭光科技,进一步拓展其在3D视觉领域的布局。
作为国内3D视觉感知技术的龙头企业,奥比中光长期深耕机器人视觉及AI视觉,已接受多家机构的调研。其为机器人、3D扫描、生物识别等行业客户提供高性能的3D视觉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产品涵盖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奥比中光还是“杭州六小龙”之一宇树科技的供应商,为宇树人形机器人提供先进的视觉相机产品。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3D视觉感知行业的需求预计将迎来显著增长。中金公司预测,未来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迅速扩张,2030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到35万台,市场规模预计将达581亿元。伴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扩大,关键零部件的需求将大增,3D视觉传感器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市场需求将随之快速放量。
然而,尽管3D视觉感知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但下游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仍需时间。目前,行业内的企业普遍保持高研发投入,导致整体行业呈现亏损状态。水晶光电收购的广东埃科思以及奥比中光等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前期高研发投入与商业化周期的错配,以及下游行业需求释放周期的差异所致。
此外,3D视觉感知在技术层面也面临多个难点尚待突破。如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不足、动态场景与遮挡处理难题,以及多模态数据融合方面的挑战等。这些技术难点需要行业内的企业持续投入研发力量进行攻克。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3D视觉感知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表示,3D视觉感知正经历“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低谷期,但底层逻辑未变。作为机器人感知占比最大的分支,3D视觉传感未来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扩大而快速放量。具备全栈技术能力的厂商有望穿越周期,成为这一新兴市场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