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证监会常态化走访助企纾困,多地建长效机制护

    发布时间: 2025-05-15 12:18首页:主页 > 要闻 > 阅读()来源:实投财经

    近期,证监会系统持续深化常态化走访机制,通过精准把脉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痛点,打出政策支持与规范引导的“组合拳”。监管部门既当“服务专员”破解企业实际困难,又做“督导员”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以“监管温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直击一线痛点,精准施策破难题
    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监管部门将走访调研作为政策落地的“检验场”。在河北证监局走访以岭药业过程中,监管团队针对企业提出的并购重组需求,现场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并购贷款、债转股等“一揽子”金融方案,助力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加速中医药国际化布局。类似场景在全国多地上演:深圳证监局累计举办8场“深企出海护航”专项活动,覆盖330家次上市公司,帮助企业应对海外合规、跨境融资等挑战。

    走访中企业反映的三类诉求尤为集中:一是期待再融资、市值管理规则优化;二是希望协调地方政府解决证照办理、税费减免等经营梗阻;三是呼吁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培训。某上市药企负责人坦言:“监管部门带着问题来,不仅帮我们对接了并购标的,还指导如何向投资者讲好研发故事,这种服务很解渴。”

    构建闭环机制,央地协同强保障
    为确保纾困实效,多地证监局探索建立“走访-督办-反馈”全链条机制。重庆证监局联合市金融办出台《常态化走访工作方案》,明确各区县政府走访责任清单;山西证监局通过动态台账跟踪问题解决进度,对未办结事项实行“红黄蓝”三色督办;湖北证监局则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管理模式,推动政策落实率达92%。

    在央地协作方面,深圳证监局创新“联合走访”模式,由监管部门牵头,交易所、地方政府共同组建服务小组,实现企业诉求“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这种机制创新正形成示范效应,多地证监局表示将推广“益企行”平台,打通跨部门服务通道。

    督导规范发展,提升资本吸引力
    在纾困解难的同时,监管部门着重强化上市公司“可投性”建设。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者互动不足等问题,走访组现场“手把手”指导完善治理结构。某电子元器件企业董秘透露:“监管部门不仅帮我们对接了产业链资源,还指出ESG报告需要更量化披露,这对吸引长期资金很重要。”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常态化走访释放了监管扶优限劣的明确信号。未来需在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扩大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覆盖面,降低民企融资成本;二是健全信用风险分担机制,化解账款拖欠等历史遗留问题;三是推动REITs等创新产品向民企倾斜,拓宽权益融资渠道。

    随着走访工作向纵深推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正加速显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27%,投资者调研频次增长41%,市场对民企板块的配置价值认知显著增强。这场以“精准服务”为关键词的监管变革,正在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