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广西广电断臂求生:剥离广电业务转型数智工程

    发布时间: 2025-07-09 14:02首页:主页 > 公司 > 阅读()来源:实投财经

    广西广电近日完成重大资产置换,将经营数十年的广电业务置出,转而拥抱数智工程、智慧交通等新赛道。这场转型不仅是企业自救的破釜沉舟,更折射出整个广电行业在5G时代集体突围的艰难征程。

    广电困局:5G牌照难挽用户流失颓势

    2019年,中国广电携700MHz"黄金频段"入局5G,与移动共建共享网络,一度被视为扭转有线电视颓势的"救命稻草"。然而现实骨感:截至2025年4月,中国广电5G用户仅3275万户,距2023年设定的5000万目标仍有1700万缺口。更严峻的是,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18亿户,远超14.1亿人口总量,市场饱和度逼近天花板。

    "广电5G发展面临双重困境:一是电信行业增量空间枯竭,二是自身业务缺乏差异化。"通信专家项立刚指出,广电在渠道网络、服务能力、品牌认知上与三大运营商差距明显,仅靠700MHz频段优势难以破局。以广西广电为例,其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3.2%,净利润亏损扩大26.47%,今年一季度亏损继续扩大13.43%,传统有线电视业务颓势尽显。

    转型样本:广西广电的"断臂求生"之路

    6月30日,广西广电股东大会通过重大资产置换方案:置出广电科技100%股权,置入交科集团51%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彻底退出广电传输业务,转型智慧交通全产业链。根据备考数据,重组后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将达31.9亿元,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至2亿元。

    这场转型背后是深刻的行业逻辑重构。广西广电明确表示,将依托《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机遇,巩固区内数智工程业务,并通过上市公司平台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广电业务被置出,但南宁广播电视台、柳州广播电视台等地方广电机构仍位列前十大股东,显示传统势力与新兴业务的深度捆绑。

    突围路径:全国一网整合与新技术融合

    面对困境,广电系统正从两个维度寻求突破:

    1. 全国一网整合加速
    中国广电董事长宋起柱透露,2025年将完成所有省份"一省一网"整合,推动网络联通、业务贯通、运营统一。以贵州为例,贵州广电网络传媒集团已挂牌,吸收合并多彩贵州网及贵州台经营性资产,为业务改革注入新动能。这种整合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更可形成规模化效应,为5G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2. 新技术赋能业务创新
    省级广电公司纷纷探索差异化路径:

    • 吉视传媒布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构建多业务融合体系
    • 江苏有线聚焦"人工智能+未来电视",布局算力服务与生成式AI应用
    • 湖北广电引入DeepSeek技术,推动网络IP化转型
    • 陕西广电网络则尝试将视频业务与5G结合,发展"5G+文旅"特色产品

    "广电的核心优势在于内容资源与视频管制经验。"项立刚建议,应将4K/8K超高清、VR/AR等视听业务与5G深度融合,打造区别于运营商的差异化服务。例如中国广电力推的5G NR广播技术,可实现电视节目在移动终端的直播,这或是突破口之一。

    行业拐点:2025年整合关键年

    随着"全国一网"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广电行业正站在转型十字路口。广西广电的案例表明,剥离传统业务、拥抱数智化已成为部分省级公司的选择;而更多企业则在5G融合业务与新技术应用间寻找平衡点。这场涉及百万从业者、万亿级市场的变革,不仅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更将重塑中国传媒与通信产业的竞争格局。

    正如宋起柱所言:"广电网络在改革中诞生,也要在改革中重生。"当5G用户增长陷入胶着,当传统业务持续萎缩,唯有通过深度整合与创新突破,才能在这场没有退路的战役中闯出生路。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