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外资热议中国机遇:新质生产力与政策红利共振

    发布时间: 2025-05-21 13:40首页:主页 > 要闻 > 阅读()来源:实投财经

    5月19日至2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汇聚全球目光,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金融界代表围绕“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机遇”展开深度对话。在这场资本市场的年度盛会上,中国资产展现出的“稳健性”与“成长性”成为外资机构热议焦点,科技创新突破与政策组合拳正共同重塑全球投资格局。

    新质生产力引发价值重估
    大会现场,深市企业展出的会跳舞的智能汽车、能精准调配咖啡的服务机器人、可定制教学方案的AI教师等前沿产品,成为观察中国科技创新的微观切口。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指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正推动中国股市叙事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AI技术迭代不仅提振了科技股估值,更重塑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创新生态的认知。”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将中国产业升级路径归纳为三大主线:新能源领域确立的全球先发优势、AI全产业链生态的加速成型,以及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跃迁。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亚洲首席执行官赵俊杰进一步强调,中国工程师红利、超大规模市场、5G基建覆盖率等要素构成的创新矩阵,正在催生“技术-产业-资本”的正向循环。

    政策组合拳夯实信心基础
    近期,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举措密集落地。5月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一揽子”增量政策,从稳定市场预期到扩大制度型开放,释放强烈信号。摩根士丹利中国在岸股票业务主管沈黎观察到,政策协同效应已显现:80%的参会投资者表示将增配中国股票,外资长线资金入场节奏明显加快。

    新“国九条”框架下,资本市场开放持续深化。深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外资持股市值同比增长23%,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创历史同期新高。瑞银房东明特别提到,“国家队”增持ETF释放的积极信号,使投资者情绪指数较年初提升41%,民营经济活跃度与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同步回升。

    价值重估窗口期显现
    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首席投资官安珠姬指出,AI与机器人技术突破正在改善中国资产的风险溢价模型:“民企信心修复将带动就业-消费循环,预计2025年企业盈利增速达8.7%,这与当前估值隐含的悲观预期形成明显预期差。”这一判断得到数据支撑: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9%,科创板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比重提升至27%。

    资本动向印证着趋势变化。高盛研究显示,2025年全球主动管理基金对中国资产配置比例较年初提升3.2个百分点,重点加仓方向集中于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先导智能、宁德时代等产业链龙头获超百家机构调研,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全固态电池量产进度成为关注焦点。

    站在全球经济格局重构的十字路口,中国资产正经历从“估值洼地”向“创新高地”的价值蜕变。正如邢自强所言:“当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与新质生产力形成共振,这里终将诞生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投资机遇。”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与产业升级的纵深推进,中国资本市场有望在全球资产配置版图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