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国有大型银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相继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调整范围涵盖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及通知存款等多类产品。这是继2024年7月国有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后,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行动。业内人士分析,在大型银行率先调整后,中小银行或将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及市场竞争态势,逐步跟进此次利率调整。
记者通过查询官网及手机银行客户端发现,六大国有银行对存款利率的下调幅度保持一致。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将活期存款年利率从0.10%下调5个基点至0.05%。在定期存款方面,整存整取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调整后利率分别为0.65%、0.85%、0.95%、1.05%。值得注意的是,邮储银行半年期和一年期利率分别较五大行高出0.01个和0.03个百分点,分别为0.86%和0.98%。
在中长期定期存款方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将整存整取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调整后利率分别为1.25%和1.30%。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则均下调15个基点,调整后利率分别为0.65%、0.85%、0.85%。邮储银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别较五大行高出0.01个百分点,均为0.86%。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今年以来,存款规模,尤其是定期存款规模增长较快,导致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相对偏高。为提升自身经营的稳健性,银行自发地对负债成本加强了控制。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示,通常情况下,国有大行因负债稳定、客户基础雄厚,往往会率先调整存款利率。随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会较快跟进,而更多中小银行也会适时跟进下调。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则认为,降低存款利率可有效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提升净息差,从而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积累能力。这不仅有助于银行提高自身经营的稳健性,还为后续扩大信贷投放提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