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文化与科技双核驱动,深圳文博会打造全球文化

    发布时间: 2025-05-23 13:24首页:主页 > 公司 > 阅读()来源:实投财经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盛大启幕,12万件文化精品同台竞秀,4000余个投融资项目现场对接,22项促交易创新举措落地实施。这场以“文化+科技”为核心理念的产业盛会,正通过国际化、数字化、市场化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双螺旋”进化
    走进文博会现场,科技与文化的“双螺旋”结构正在重构产业基因。人工智能展区成为最大亮点: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信手弹奏钢琴曲,商汤元萝卜棋艺机器人与人类选手展开巅峰对决,新疆三力智能机器人挥毫泼墨书写楷书……60余家AI企业带来的前沿技术,将文化体验推向沉浸式新维度。

    “科技不是文化的对手盘,而是最佳赋能者。”文博会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在广东展区,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的崛起轨迹清晰可见:深圳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3754家,2024年实现营收1.28万亿元,其中数字内容、智能穿戴设备等16个细分领域贡献近半产值。这背后是《“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矩阵的持续发力,推动文化新业态占比突破60%。

    扬帆出海:中国IP的全球化叙事
    在文化出海展区,一场静悄悄的“文化逆袭”正在上演。泡泡玛特展位上,卢浮宫限定款盲盒与大熊猫主题周边引得观众排队打卡;三七互娱展台大屏显示,其游戏产品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33%。“我们通过本地化IP运营,让《斗罗大陆》的魂师修炼体系与东南亚玩家产生深度共鸣。”企业负责人分享出海经验。

    网文、网游、网剧组成的“新三样”成为出海主力军。枫叶互动公司展示的短剧出海模式颇具启示:通过AI翻译与本土化改编,其作品在TikTok单集播放量突破2亿次。本届文博会更是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专区,联动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平台,为文化企业搭建“出海直通车”。

    交易革新:七个“超级平台”重构产业逻辑
    “交易力就是生命力。”深圳文博会公司总经理方石玉道出展会转型密码。本届文博会首次提出打造“文化产品服务超级交易平台”等七大平台体系,将促交易措施升级至22项:馆内发布区数量翻倍,新增文化产业招商会、创新项目路演等30场活动,联合淘宝、京东等六大平台提供全域流量支持。

    交易链条的数字化重构尤为亮眼。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实现“展品到资产”的秒级确权,粤港澳大湾区采购直通车批量输送港澳商团,更有“展前智能配对-展中云洽签单-展后持续跟踪”的全周期服务。数据显示,上届文博会促成苏州签约79.7亿元、甘肃签约78亿元,本届交易规模有望再创新高。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深圳文博会正以“文化+科技”为双翼,以交易平台为引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模式出海”跃升。当12万件文化瑰宝在智能展柜中流转,当4000个项目在数字平台对接,一个更具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成型。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