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频增,外资深耕中国技术密集

    发布时间: 2025-03-24 14:13首页:主页 > 要闻 > 阅读()来源:实投财经

    稳外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近期在多地取得了显著成效。北京、苏州、上海等地纷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彰显出“以商引商”工作的蓬勃生机。

    以上海为例,3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消息,举行了第四十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第二批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颁证仪式。此次获颁证书的外资企业涵盖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外资研发中心,显示出外资企业对上海乃至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和持续投入。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表示,多地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外资企业投资中国、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趋势的日益明显体现。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技术密集产业。不少外资企业正持续加码相关产业,在扎根地方产业链、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不断向高新技术领域跃迁。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外资企业青睐技术密集产业,是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碰撞”的必然结果。技术密集产业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外资企业加码布局我国技术密集产业,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抢占市场先机。

    田惠敏指出,我国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创新生态日益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对外资企业形成了强大吸引力。外资企业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与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商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080家,同比增长9.9%。其中,西班牙、新加坡、德国、瑞士等国的实际对华投资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认可。

    对于未来如何促进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的“双向奔赴”关系更上一层楼,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青马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认为,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应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投资生态系统与完善的配套制度。具体而言,一是要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升级;二是要开展产业链韧性提升与创新生态培育工程,聚焦长三角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等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三是要加快国际化人才流动体制建设,优化特需人才的引进机制。

    董青马还强调,在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上,应针对新能源等外资密集领域,持续打造中外合作的产业链协同创新联盟,完善“基础研究—中试验证—量产转化”的创新全周期服务机制。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韧性,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机遇。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