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硬科技投资浪潮席卷资本市场的背景下,科技金融领域迎来里程碑式政策突破。科技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为科创企业打通全生命周期融资通道,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迈入纵深推进阶段。
资本热浪席卷硬科技赛道,科创板成创新主战场
今年以来,AI算力革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等硬科技主线持续领跑A股。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人形机器人指数以29.3%的涨幅傲视群雄,人工智能板块上涨11.7%,半导体设备指数攀升7.2%,显著跑赢大盘。科创50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51%,彰显硬核科技资产的配置价值。
国元证券研报指出,面对全球技术封锁压力,科创板企业正以"多赛道布局、全链条突破"的战略突围。从7nm芯片流片成功到创新药出海加速,从光伏N型电池量产到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科创板已培育出一批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单打冠军",成为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主力军。
立体化政策工具箱亮相,打通企业成长全周期
新政构建起覆盖天使投资、股权融资、债券发行、上市并购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在资金端,政策明确"三箭齐发":一是强化创业投资引导,通过国家级基金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二是创新私募股权退出机制,发展S基金破解流动性难题;三是开辟科创债专项通道,支持券商、产业资本发债融资。在资产端,文件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企业开辟IPO绿色通道,形成"股债双轮驱动"格局。
券商百亿级"弹药"就位,科创债发行驶入快车道
政策东风下,头部券商迅速响应。据公开信息统计,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12家机构已启动首批科创债发行计划,拟募资规模达177亿元。东方证券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其科创债募集资金70%以上将定向投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或置换发行前12个月内相关科技投资支出。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政策特别强化财政金融协同,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税收优惠等组合拳降低科创融资成本。某中型券商固收部负责人透露:"科创债发行主体可享受专项担保计划,信用评级要求适当放宽,这极大激发了中早期科技项目的融资活力。"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自主创新迎来黄金期
分析人士认为,此轮政策突破将重塑科技金融生态格局。通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资本接力机制,既解决了科技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融资痛点,也为长期资金开辟了价值投资新赛道。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化和退市机制完善,科创板有望成长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国纳斯达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