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交所上市一周年之际,万达轴承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诠释着"专精特新"的成长密码。"上市不仅让我们获得资本助力,更倒逼公司治理升级,为品牌插上腾飞翅膀。"财务总监吴来林望着生产车间里整齐排列的智能加工设备,道出企业发展的深层逻辑。
六十载深耕锻造行业标杆
仓储货架间穿梭的叉车,其门架精准运作的奥秘就藏在万达轴承生产的特种轴承里。这家脱胎于国营轴承厂的企业,用三十余年时光将叉车轴承做到极致:从0.5吨到55吨全吨位覆盖,产品耐久性较传统设计提升3倍,与全球工业车辆20强企业形成稳定配套。在安徽合力、丰田叉车的装配线上,万达轴承每年供应超200万套精密组件,见证着中国物流装备产业的崛起。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持续的工艺革新。吴来林指着正在进行感应加热处理的链轮轴承介绍:"这个看似普通的部件,表面硬度需要精准控制在HRC58-62之间,既要减少门架磨损,又要保持芯部韧性。"正是这种对0.01毫米级精度的追求,让企业构建起材料处理、精密加工、热处理等八大核心技术体系,成功替代进口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产学研融合激活创新引擎
在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室里,一台正在测试的AGV仓储工况模拟平台引人注目。这是万达轴承与高校共建的研发成果,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轴承寿命预测误差控制在5%以内。企业创新中心墙上,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的合作项目公示牌整齐排列,涵盖轻量化回转支承设计、特种装备材料优化等前沿领域。
这种"需求牵引、协同攻关"的模式成效显著。2024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4.3%,带动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至62%,毛利率连续六个季度稳步攀升。在叉车轴承这个细分领域,万达轴承正从"跟跑"转向"领跑",其研发的链轮链槽感应加热技术使生产效率提升40%,获得三项国际专利。
双轮驱动开辟第二曲线
面对AGV机器人市场年均50%的爆发式增长,万达轴承果断切入轻量化回转支承赛道。在智能仓储车间,直径仅80毫米的微型轴承正接受动态测试,这类产品已占据企业回转支承业务35%的份额。"我们不走大而全路线,而是专注小尺寸、高精度,这恰好契合自动化设备轻量化趋势。"吴来林展示着与极智嘉、快仓的合作案例,这些定制化产品使客户设备能耗降低20%。
更令人瞩目的是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在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车间,工程师们正在调试谐波减速器轴承的装配公差。依托在热处理、磨削工艺的深厚积累,企业已开发出满足-40℃至120℃宽温域工作的特种轴承,成功进入库卡、埃斯顿供应链。而针对人形机器人研发的交叉滚子轴承,其旋转精度达到P4级,正在与优必选开展联合测试。
站在上市新起点,万达轴承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巩固叉车轴承全球配套地位,提升回转支承市场占有率,突破机器人轴承技术壁垒。随着3.2万平方米的智能工厂即将投产,这家轴承行业的"隐形冠军"正朝着"制造+服务"型科技企业加速蜕变,在工业自动化浪潮中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