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券商资管万亿赛道重构:公募牌照成破局关键,

    发布时间: 2025-05-21 13:36首页:主页 > 券商 > 阅读()来源:实投财经

    在资产管理行业规模逼近十万亿量级的新格局下,券商资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战略转型阵痛。面对行业集中度提升与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化解大集合产品到期潮、突破公募牌照瓶颈已成为决定机构存亡的“三重关卡”。

    大集合产品整改倒逼业务协同创新
    Wind数据显示,当前存续的167只大集合产品管理规模达357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占比超四成。然而,全行业仅15家机构持有公募牌照的现实,迫使多数券商在产品到期时面临“清盘、延期、变更管理人”的艰难抉择。近期,中信证券资管、国元证券、东海证券等机构密集公告,将旗下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为关联公募基金公司,标志着行业整改策略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协同。

    以中信证券资管为例,其拟将17只大集合产品转至控股子公司华夏基金麾下,涉及规模超百亿元。这种“体内循环”的整改模式凸显三大优势:一是通过管理人变更实现产品平稳过渡,避免清盘引发的客户流失;二是打通券商与公募的投研资源,中信证券可共享华夏基金超700人的投研团队;三是构建“销售-投资-风控”全链条协同,华夏基金全国240余家分支机构将反哺产品代销。

    公募牌照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监管趋严背景下,公募牌照已成为券商资管突围的核心筹码。“公募业务是连接个人客户的关键纽带,更是打破银行、基金公司渠道壁垒的利器。”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专家指出,公募牌照不仅可解决大集合产品合规问题,更能推动资管业务从“机构定制”向“零售转型”。

    行业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末券商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达44%,连续三年超越通道业务。东方红资产管理凭借1585亿元公募规模领跑行业,华泰资管、中银证券紧随其后。广发资管、光证资管等8家机构正排队申请公募牌照,财通资管等先行者已构建起“公募+私募”双轮驱动体系,其ABS业务规模同比增长27%,投融联动创新产品占比提升至39%。

    行业分化加剧,主动管理能力成胜负手
    尽管行业整体规模企稳回升,但竞争格局加速分化。2024年42家上市券商资管收入同比下降0.35%,今年一季度降幅扩大至3.32%。东吴证券、国联民生等13家机构逆势增长,折射出主动管理能力差异带来的马太效应。

    私募资管规模从5.85万亿峰值回落至5.32万亿,印证了去通道化的监管导向。头部机构正将战略重心转向三大方向:一是打造特色化产品矩阵,如财通资管强化固收优势同时布局多策略产品线;二是深化投研体系建设,头部券商年度IT投入增速超20%;三是构建买方投顾生态,部分机构客户复购率提升至65%以上。

    展望未来,券商资管将面临银行理财子、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的全方位竞争。“主动管理能力建设没有捷径,需要在投研体系、金融科技、客户服务三大维度持续深耕。”某头部券商资管负责人表示,这场关于核心竞争力的马拉松,才刚刚进入攻坚阶段。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