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 智慧养老新蓝图:多地部署工作,产业迎发展良

    发布时间: 2025-03-13 12:40首页:主页 > 宏观 > 阅读()来源:实投财经

    近日,上海、西安等多地纷纷围绕智慧养老展开工作部署,旨在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以西安市为例,市民政局与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推广应用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要打造智慧养老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并鼓励支持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实际需求引进科技助老产品。同时,为了减轻养老服务机构的负担,通知还规定按照产品成交价格的30%给予一次性补贴,购买多件产品可累积享受补贴。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智慧养老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为养老服务机构引进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提供补贴,不仅能够促进养老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还能切实提升养老服务的智慧化、信息化水平。这对于智慧养老产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智慧养老产业的创新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从产业链上来看,上游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硬件设备,包括云计算、芯片等;中游是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如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机器人等;下游则是需求市场,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我国高度重视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积累,已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要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2021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及养老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提供了明确指引。

    在市场规模方面,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将达7.21万亿元。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为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养老机器人已在国内多地“上岗”。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养老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银发群体的养老需求,如健康监测、医疗保健、情感陪护等。对于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养老机器人还能辅助行走,提升他们的生活安全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银发群体的养老需求。而智慧养老模式借助先进技术,能有效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养老服务的整体质量,为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谈及智慧养老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吴莹表示,在养老需求日益精细化、个性化、优质化的背景下,智慧养老产业应拓宽养老产品与服务的范围,进一步将居家养老条件改善、社区养老环境提升、生活便利性增强等内容纳入养老范畴。她建议,在居家养老方面,可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老年活动空间的精确映射,自动识别环境风险,优化家庭适老化改造方案;在社区养老方面,可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在线社交服务,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受访专家普遍表示,今后要以养老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广智慧养老新产品、新模式,如智能拐杖、养老机器人等,为养老产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强调,业内企业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抢抓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融合发展机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养老产品、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用户体验,为智慧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力。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 公司 | 宏观 | 新股 | 国际 | 银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创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20 实投财经 版权所有 | 京ICP备2021007416号-1